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5的文章

【他打造了 ​ChatGPT,但他更依賴一本五十元台幣的筆記本】

【他打造了 ​ChatGPT,但他更依賴一本五十元台幣的筆記本】 ​ ​你一定很好奇,全世界最先進 ​AI ​公司的 ​CEO ​(Sam ​Altman),是用什麼樣的數位工具來管理筆記與思緒的?是 ​Notion ​還是 ​Heptabase ​呢? ​ ​在 ​David ​Perell ​跟一場訪談中,他透露自己的核心系統,竟然是「實體筆記本」,搭配一支 ​Uniball ​的 ​0.5mm ​黑筆。 ​ ​這聽起來一點都不 ​AI ​,而是他保持思緒清晰的關鍵。 ​ ​他認為,寫作的本質是「外部化的思考」,極度簡單的工具組合,讓他不費力就能做到。 ​ ​甚至他有一套「寫、撕、揉、丟」的獨特流程。 ​ ​ ​ ​這起來老套卻強大的筆記系統,我將拆解成你可以立刻上手的 ​4 ​步驟指南。 ​ ​1. ​重新定義生產力 ​2. ​寫作不是要發文 ​3. ​頂尖的筆記系統 ​4. ​AI ​不會取代創作 ​ ​▋ ​1. 重新定義生產力——你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想得不夠清楚 ​ ​Sam ​Altman ​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:決定做什麼,遠比如何做得更有效率重要一百倍。 ​ ​我們很多人都活在一種「生產力焦慮」裡。 ​不斷尋找新的方法,想讓自己每天能多做一點事。 ​ ​但 ​Sam ​Altman ​直接點出,這是個陷阱。 ​ ​他觀察到一個現象:許多非常有才華的人,工作超級努力,卻很少真正停下來,花時間去想一個最根本的問題: ​ ​→ ​ ​「我現在做的是對的事嗎?」 ​ ​他將這個問題稱為「the ​high ​order ​bit」,也就是「最高位的位元」。 ​ ​在二進位運算中,這個位元決定了整個數值的正負或大小,它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所有位元。 ​ ​他認為,思考「做什麼」,就是那個最高位的位元。 ​ ​如果這個方向錯了,你所有的效率、所有的努力,都只會讓你更快地跑偏。 ​ ​這就像在一艘船上拼命地划槳,卻不看船是不是開往正確的方向。 ​ ​所以,下一次當我們列待辦清單時,或許可以先停下來問自己:這張清單上的事情,真的值得花時間做嗎? ​ ​釐清方向,是最高級的生產力。 ​ ​▋ ​2. 寫作不是為了發表,而是「思考的外部化」 ​ ​對 ​Sam ​Altman ​來說,寫作的唯一目的,就是把腦中混亂的想法變成清晰的思路。 ​ ​當遇到讓他感到困惑的問題...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三觀】①人生觀-決定了人生追求②世界觀-決定思想境界③價值觀-決定行為準則

【佛有三不度】①無緣者不度~和佛沒緣分的人無法度②無信者不度~對佛沒信心的人無法度③無願者不度~心中沒願力的人無法度(Can not help in three situations)

人生「有三」

【人生清單】人們總是習慣從名人名言中汲取前進的動力,可是在生活中,最強大的動力應該是自己寫下的東西。life list

讀完書以後,腦子為什麼是空的呢?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本書,從來記不住?因為你沒有總結這本書。書讀一遍,是不可能記住的。課聽一遍,你也記不住。- Summary

【三絕】23

「高效學習閱讀」、「康乃爾筆記法」等哈佛生愛用學習策略讓孩子事半功倍、輕鬆學、自信學!

品 - product - thing - conduct - grade - good - article

【四相】 - The Four Mar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