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學就是三寶,三寶就是三學】- Three Refuges
【三學就是三寶,
三寶就是三學】
三皈就是三學
三學就是三藏
【三學就是三寶,三寶就是三學】《無量壽經》在經題上,也是明白給我們顯示出來,清淨平等覺。「清淨」就是戒學,「平等」是定學,「覺」是慧學,所以經題上「戒定慧」三學具足。不但三學具足,同時也三寶具足。三寶是我們真正皈依處。「清淨」是僧寶,「平等」是法寶,「覺」是佛寶,佛是覺的意思
【三皈依是學佛最高的指導綱領】三皈是覺正淨,我們從《六祖壇經》裡面看到,能大師傳授三皈的時候,他說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淨,然後後面再說:「佛者,覺也。法者,正也。僧者,淨也。」
【三皈依】皈就是回歸、回頭,你到底回歸了沒有?你有沒有依靠?如果形式上的三皈,做了個儀式,實際上沒有回頭,還是沒有依靠。這個皈依是假的、不是真的,有名無實。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,皈依法是正而不邪,皈依僧是淨而不染。
【三皈是寶】一切經教都離不開三皈依,哪部經、哪個法門不是覺正淨?如果是迷邪染,那就是邪法,不是正法。
【要學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】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,三皈是性德,覺正淨,十善是性德,五戒是性德,六和是性德,三學、六度是性德,普賢十願是性德。在中國傳統裡面講,五倫是性德,五常是性德,四維八德是性德。
華嚴經云:「戒為無上菩提本,由是戒故,佛法得以住世,僧伽賴以傳故。」章嘉大師再三強調說:「戒律很重要!」戒為三世諸佛人道的根本,切勿視同兒戲,更應親近善友遠離庸劣;因為親善則道業易成,近惡則戒行易失,此乃終身學道之要,切記之。
【戒很重要】「佛在經論上教導我們,要斷無明才能解決問題」,斷無明的方法,佛告訴我們就是戒定慧三學,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慧開了,無明就破了。(Precepts are very important)
【戒律很重要】蓋無戒則同漏器,雖勤念佛亦難圓滿。漏器是比喻,我們這個茶杯如果有破損,茶放進去就漏掉了,所以說不持戒等於是漏器,很難有成就,一定要持戒。
【戒律很重要】只有依教奉行,才能證果。我們才想,戒是基礎,因戒得定,因定開悟,那個慧就是開悟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這是證果。所以戒是根本。
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。 能持戒念佛的人,身心清淨、健康長壽。
【持戒念佛】有人問(海賢)老和尚養生之道,老人家活了一百一十二歲,為什麼這麼健康活潑,用什麼方法能學到?他只講二句話:㊙️「嚴持戒律,老實念佛。」嚴持戒律,身清淨,老實念佛,心清淨,哪有不健康的道理?沒染汙。
佛法的根本是十善業道。《十善業道經》不長,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十善業道」好比是大地,樹木花卉都是從地上生的,這才把根找到;佛用這個做比喻,人天法、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,乃至無上菩提,都從這個大地生的,根找到了。孔孟的根是什麼?孔孟的根就是《弟子規》。道的根就是《太上感應篇》。
【十善業道幫助你得清淨】「清淨:身口意三業,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」。離一切惡行、一切煩惱、一切染污,這叫清淨。「經云:心淨則佛土淨,表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。我們看念老註解,「清淨者,身口意三業」。造業,這三個是造業的工具,誰造業?它在造業。身的動作,口的言語,意的念頭,一定要知道。離一切惡行、煩惱、垢染之謂,離就是放下。- Ten
【成佛之道】通常我們在許多地方看到的,菩提翻成是覺,覺悟之道。菩提確實是覺悟的意思,覺悟的反面是迷,破迷開悟是菩提。迷是對於一切法的真相完全不了解。
淨空法師:做不到淨業三福,修行都是假的!
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 -首先做善男子、善女人】
【斷惡修善】做為往生的資糧,也就是做為求往生的條件,沒有這個條件不行,人家那個世界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我們首先要把這個條件取得。淨宗最高指導原則是「淨業三福」。
你想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應當要修三福,沒有福德,沒有善根,沒有因緣,不能往生。《彌陀經》上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這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,要有福。極樂世界是福地,福地福人居,我們沒有福報就去不了,所以一定要懂得修福,那個地方是最大福報的人才能往生。
八萬四千法門,全是修清淨心,目標一個,方法、手段不一樣,沒有關係。得清淨心,只要一念想往生淨土,沒有一個不往生,這是說佛教所有法門。- Dharma 84000
念佛人求生淨土,對於這個世間決定沒有貪戀,這非常非常重要,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,那你的業障就消不了,真的是要萬緣放下,一心求生淨土。